望城融媒10月30日讯(通讯员 李顺存 叶琦萱 谭爱弟)金秋十月,稻谷成熟,正值丰收的季节。望城广袤的农田处处金黄,沃野飘香,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近年来,望城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把耕地保护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头等大事”,以制度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恢复为目标、以执法为手段,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切实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全区连续16个月无新增耕地违法图斑,2022年度评为市级耕地保护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先进单位。
构建“一个体系”
打造耕地保护管理“新模式”
“湖广熟、天下足。”作为湖南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望城结合本地实际,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构建运行规范、权责清晰、制度完备的耕地保护管理体系。
连日来,难得的晴好天气。每天一大早,靖港镇复胜村的网格田长王海新就来到地头,沿着地埂巡查晚稻收割的情况,督促农户纷纷抢抓有利时机收割晚稻。
自从成为网格田长后,到辖区内巡查耕地,便成了他的日常工作。目前,望城共划分网格1896个,像王海新这样的田长共有2107个,网格责任范围更加清晰合理,进一步提高了巡田效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住老百姓的饭碗。我们通过精心构建组织体系、精准构建制度体系、精细构建责任体系,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长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望城分局(以下简称“望城资规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宏彬表示。
自2022年起,望城全面建立区、街镇、村(社区)“三级田长+”的田长制工作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区级牵头、镇村负责、部门协作”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并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区对部门、街镇的绩效考核,区田长办将每月情况作为各街镇田长制和耕地保护考核重要依据。各街镇也相应出台相关耕地保护奖惩考核制度,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同时,充分发挥区镇村田长办专班作用,安排160万“奖补资金”建设11个街镇级标准化田长办,全面实现“三有三化”,确保每块耕地有人管、每片耕地有田长。
近两年,望城还积极出台《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自然资源巡违控违工作的通知》等措施,针对具体工作制定巡田、督导、考核等8项配套制度,为“田长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织好“一张密网”
筑牢耕地保护监测“防火墙”
9月18日,靖港镇田长办工作人员通过“铁塔哨兵”视频监测系统发现辖区内有疑似破坏耕地行为,望城资规分局靖港所所长谭卓迅速奔赴现场进行核实,及时制止村民违法行为并督促村民立即整改,将耕地恢复原状。
作为省级铁塔视频建设二十个先行县之一,望城率先全省建设铁塔视频监控61个,通过“湖南铁塔哨兵”系统实时监控全区耕地,实现耕地视频监测全覆盖。
去年以来,接收省级图斑快递和通过铁塔视频监测共发现疑似违法图斑1241宗,并全部处置到位。积极运用省级田长平台和APP,全区三级田长巡查时利用手机实时查看责任区域内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情况,线上记录日常巡田情况、定位巡查轨迹、及时上报问题等。配备无人机辅助巡查,对挖塘养鱼种树、堆土等违法行为线下核实,做到及时发现、制止和整改,为耕地设置了一条“阻隔带”。
“现在有了科技做支撑,给我们增加了一双‘千里眼’,巡田任务效率高、数据准,真正做到了‘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望城资规分局资保科负责人姚松源告诉记者。
今年,望城还建立起“快速巡查处置”和“日常巡查处置”两种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计巡查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9822次,发现交办整改日常违法行为110余起。
同时,各级田长及纪检监察、资规、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密切配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衔接机制。近三年查处违法用地52宗,移交纪委监委处分33人,进一步优化了协作机制,形成耕地保护高压震慑力。
“通过‘人防+技防’有效结合,全面解决耕地保护围着卫片转,日常巡查有漏洞,部门联动合力不强的问题。”望城区田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张建林表示。
恢复“一片良田”
实现耕地保护面积“正增长”
在铜官街道石渚湖村,撂荒土地已变成金色稻田,丰收的场景绘就出一幅“粮”辰美景。
过去,这里因离重大项目施工位置较近,被临时用于工程施工和物资存放。工程完工后,整块耕地耕作层遭到破坏,百姓颇有怨言。
为彻底解决这一抛荒现象,今年以来,望城资规分局牵头组建了跨部门联合攻坚工作专班,做到“一盘棋”统筹,“一股绳”发力,动真碰硬,挂图作战,严格按照水田标准整改,全面清除表层废土,拖运肥沃耕地表层进行覆盖、填平,全面恢复水利水系,确保复垦复种取得实效。
“这块荒地,没想到还能种出粮食,真是不错!”当地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
针对近年农业结构调整、开发建设占用耕地、农民粮食种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全区上下全力以赴,打好耕地保护“耕地恢复战”“卫片整改战”“空心房整治战”。
2022年、2023年共保障资金5256.44万元,将农业结构调整后的部分养殖坑塘、林木、草皮等恢复,鼓励大户承包种植,实现了从“养殖向种植”发展的新形势,茶亭镇白泥湖原用于养殖的500亩水面全部恢复为高标准农田。2023年全区耕地恢复省级任务6201亩,已恢复6672.85亩,完成率107.61%,超额完成任务。
严格监督执法,采用区、街镇、村(社区)三级联动、三级调度、三级整改的工作机制,以执法促整改,边查边改,今年以来共计整改各类图斑990宗耕地面积2232亩,实现了新增违法用地连续16个月“零增长”。
按照“区级主导、镇街实施、城投出资”的模式开展增减挂钩工作,强化监督管理,细化推进措施,“空心房”整治效果明显。
营造“一种氛围”
实现耕地保护意识“入人心”
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日前,望城资规分局干部职工身穿红马甲,分成多个宣传小分队,向过往群众发放土地日宣传资料及印有保护耕地宣传内容的扇子、环保袋等,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良好氛围。
“保护好耕地我们才有饭吃,我们要按照国家的计划,凡是没有批的地方、不能够占用的地方就不要盲目占用。”居民群众表示。
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土地保护意识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用地、合理用地、自觉珍惜和保护耕地。
今年,全区积极开展耕地保护“五个一”宣传月活动,精心制作耕地保护宣传片和田长制动画微电影,通过AI语音外呼各级田长推介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移动平台做好耕地公益宣传,成效良好。
同时,投入专项资金,对耕地保护先进单位按照排名分别给予每年30万、40万、50万奖励,并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表彰。对反面案例进行曝光,发挥警示教育作用。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
望城区作为省会长沙新城区,耕地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将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耕地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深做实田长制工作,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稳稳端牢粮食安全饭碗。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顺存 叶琦萱 谭爱弟
编辑:陈清平
本文为湖南粮油信息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sznlsglxt.rednet.cn/content/646754/74/1321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