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米价高位回落 我国进口继续缩减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郑红明 编辑:李偲 2024-03-22 15:35:30
时刻新闻
—分享—

随着春分的到来,我国春播进度加快,早稻生产开局良好。而稻谷的保管难度也因气温转暖而提高,加上各地储备稻谷轮出开始增加,稻谷供应压力逐渐增大。

早稻育秧进度已过四成

随着春分的到来,我国南方早稻主产区的春耕春管工作已全面展开。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3月17日,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意向面积的3%。分作物看,早稻已育秧41.3%,已栽插4.7%,中稻已育秧7.1%,零星栽插。截至3月19日,华南及云南南部早稻处于播种至三叶期,海南早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抽穗期,西南地区一季稻处于播种至三叶期,早稻春耕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稻米市场稳中小幅波动

随着天气回暖,稻谷储存难度加大,农户惜售情绪开始减弱,新稻上市压力增大。地方储备稻谷正在按计划轮出,陈稻供应压力增加。随着南方多省实施增储计划利好的兑现,稻米市场上涨难度开始增大,总体以平稳为主,波动不大;优质稻受影响相对较小,走势相对偏强。

截至3月18日,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稻谷收购价2620元/吨、龙江圆粒稻谷收购价2680元/吨,河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793元/吨,周环比上涨6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22元/吨,下跌2元/吨;“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880元/吨,“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4120元/吨,均持平。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76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41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8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9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40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960元/吨,上涨3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4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100元/吨,均持平。浙江杭州市场东北优质大米批发价5800元/吨,安徽优质晚籼米5180元/吨,江苏优质大米45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安徽普通粳米4440元/吨,下跌20元/吨。

随着3月底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结束,预计4月份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将有序展开,届时国内稻谷供应压力预计将进一步增大,后期稻米市场可能震荡趋弱。

国际大米价格高位回落

2023年7月底以来,国际大米持续高位运行,刺激全球大米生产增加,大米需求因价高而有所下降,大米库存则继续增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月度报告显示,由于印度夏季稻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粮农组织上调了印度2022/2023年度和2023/2024年度产量预测,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达到5.262亿吨,比2022/2023年度增长0.4%。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用量预计为5.237亿吨,较早先预测调高150万吨,但仍将连续第二年同比下滑。2023/2024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987亿吨,与2月预测一致,比上年增加1.2%,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随着全球大米库存增加,需求不旺,全球大米价格高位回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月度价格报告显示,2月份全球大米价格指数较上月下跌1.6%,因为除印尼采购外,2月新增进口需求不旺,部分出口国开始收获新稻。2月FAO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17.3点,比1月修正后的118.2点下跌0.7%,比2023年2月下跌10.5%,创下202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当前东南亚大米主要出口国已开始进入水稻收获季节,新稻供应逐步增加,加上印度大选日益临近,市场对印度大选后取消出口禁令抱有期待,买家观望情绪增加,国际大米市场近期走势趋弱。

上周,印度蒸谷米出口价格从创纪录高位回落,5%破碎率蒸谷米FOB报价548~555美元/吨,周环比下跌4~5美元/吨。在海关改变征收20%出口税计算方法后,贸易商几乎没有签订新的蒸谷米出口合同。泰国5%破碎率大米FOB报价630美元/吨,较1月初回落29美元/吨,降幅4.4%;越南大米出口FOB价586美元/吨,较1月初回落69美元/吨,降幅10.5%。主要原因是主要大米出口国竞争激烈,出口商选择降价销售。

2024年印度总理大选将于4月19日举行,大选后印度是否会放松大米出口限制尚不明朗,但市场已开始提前作出反应,预计短期国际大米价格仍可能继续小幅趋弱。

国内大米进口继续缩减

随着国际大米价格高位回落,国内外大米价差也逐步缩小,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月15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410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率)到港完税理论成本5116元/吨,国内外价差-1016元/吨(1月26日为-1349元/吨);越南大米到港完税理论成本4718元/吨,价差-618元/吨(1月26日为-1169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到港完税理论成本4843元/吨,价差-743元/吨(1月26日为-1012元/吨)。

由于国内外大米价差仍较大,进口大米在国内的竞争力依旧不强,因此,前两个月我国大米进口继续呈大幅下降之势。2月份我国进口大米8万吨,环比减少6万吨,减幅42.9%;同比大减28万吨,减幅78.6%。1月至2月,我国进口大米22万吨,同比大减39万吨,减幅63.8%,这也是2016年以来同期我国大米进口最少的阶段。

2月份我国出口大米3万吨,环比大幅减少12万吨,减幅近八成;同比减少19.3%。1月至2月我国大米出口18万吨,同比增加14.2%。1月至2月我国大米净进口4万吨,同比大减42万吨,是2016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

由于短期国际大米仍处于高位,国内外大米价差仍较大,预计短期内我国大米进口仍将处于较低水平,这将有助于缓解国内稻米市场的供应压力。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郑红明

编辑:李偲

留言须知:请填写您的网名和留言内容
0/10
0/140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查看更多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粮油信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