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增强粮食主产区经济实力 中央一号文件作出重要部署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李春晖 编辑:李偲 2024-02-08 09:15:00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网财经2月7日讯(记者李春晖)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国80%以上,是稳产保供的重要压舱石。然而由于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行业利润率较低,导致粮食主产区经济实力不强、财力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2023年我国开启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主产区无疑是提产能、保供给的重头大头。为了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解决其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倒挂”的问题,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多项部署,让主产区“抓粮不吃亏”。

推动横向利益补偿见到“真金白银”

由于粮食行业利润率较低,为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主产区地方政府需要给予大量财政补贴,导致产粮大县往往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而经济相对落后的主产区把其生产的粮食供应给相对发达的主销区,实际上也伴随着粮食补贴和利益的转移,有“穷区”补贴“富区”之嫌。

为了兼顾社会公平,多年来一直有学者建议主销区应该对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但在具体实施上,却面临着统计数据缺乏等等诸多难点。

“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今年要力争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在4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

韩文秀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基本思路是统筹考虑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因素,由主销区给予主产区一定的资金支持,推动横向利益补偿见到真金白银,并进一步拓展产业、人才、技术服务等协作方式,多出实招让主产区抓粮不吃亏。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还在多个方面加大了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例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适当提高中央和省级投资补助水平,取消各地对产粮大县资金配套要求;实施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等等。

壮大主产区加工业,就地就近转化增值

要解决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倒挂”的问题,除了优化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还需要培育壮大其内生动能。

主产区粮食资源丰富,但主要是原粮生产,粮食加工业总体规模小、就地加工转化率不高,产业附加值较低。韩文秀在前述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布局”。

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加工产业园。

“这些部署是支持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农科院农经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对中国网财经表示,在主产区本地发展加工业,运输成本较低,还能带动当地就业,把产品增加值留在当地。

与此同时,一号文件支持主产区建设加工产业园等举措,也有利于构建产业集群,形成“1+1>2”的效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后,既有利于打造区域品牌,也有利于要素集中配置和资源共享。”钟钰分析称,“产业集群使一二三产业的对接效应更大、辐射范围更广、抗风险能力更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比单个企业要好得多。”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李春晖

编辑:李偲

留言须知:请填写您的网名和留言内容
0/10
0/140
看不清,换一张
确定
查看更多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湖南粮油信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