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早稻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此前,由于消费需求有限,叠加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下调,早稻种植面积由2015年的8573万亩降至2019年的6675万亩。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引导和工业制粉需求快速增加,2020年以来,早稻种植面积开始回升,2020年至2023年保持在7100万亩以上,总产维持在2800万吨左右。
受工业需求和储备轮换的双重支撑,加之产量较小(在稻谷总产中占比14%左右),且上市期与中晚稻不重叠,因此,早稻价格相对独立灵活。2013年以来,早稻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逐年减少,2021年至2023年早稻均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市场化特征更加明显,与中晚稻之间的价差也不断缩小。
一方面,早稻水分含量低、耐储性好、轮换价差小,是储备轮换的重要品种;另一方面,存储2~3年的圆粒型早籼稻,在制作米粉时出米率高、销路好,尤其是工业制粉对于原粮质量要求较高。叠加国际大米价格上涨,早稻价格高位坚挺,尤其是圆粒型早稻表现抢眼。但早稻价格并非一路上涨,例如2022年进口大米数量创新高,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新季早稻价格在集中上市期高开低走,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2023年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大早稻主产区产量均超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早稻总产86%。其中,湖南和江西两个产粮大省早稻产量占全国的比例已超50%,早稻供给来源集中度日益提高,近4年一直保持高位水平。早稻属性也由2022年的“口粮消费减、制粉和饲料消费增”,转为“饲料替代需求基本消失、工业制粉和储备轮换需求旺盛”,在圆粒型等品种上存在一定供需缺口,带动价格走高,明显提振农民种植积极性。
据各省农业部门预计,2024年江西早稻种植面积达1815万亩,同比增加;湖南1818.5万亩,超计划目标18.5万亩,同比增加11万亩;广东1300万亩,广西1219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今年主产省中圆粒型早稻占比显著提高,因生长期不利天气,各地单产及质量所受影响程度不一,但整体表现稳定。
7月12日,江西、湖南早稻收购全面开秤。截至7月22日,江西省长粒型(三等)早稻市场价格为2600~2720元/吨,圆粒型(三等)早稻2700~2840元/吨,比开秤价略涨20~40元/吨。当前市场交易顺畅,价格保持稳定,收购稳步推进。目前早稻粮源集中在烘干厂、贸易商和农户手中,8月份或进入售粮高峰期。
上周,湖南早稻市场购销博弈氛围依旧浓厚,收购进度较为缓慢。据调研,湖南常德早稻市场挂牌收购价为282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收购点有少量送粮车出入,收购量略增。但烘干房等持粮主体的惜售情绪和博弈态度不减,仍多保持观望。预计未来早稻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性较大。
由于2023年早稻价格处于高位、加工企业库存处于低位及新稻产情预期不乐观等因素,今年早稻开秤价格同比略有提高,持粮主体惜售情绪浓厚,加之上市期后延,出现短暂抢粮局面。但随着天气转晴,早稻品质有所改善,尤其是圆粒型种植面积显著提高,市场供应预期宽松,多元主体采购逐渐回归理性,部分地区收购价已小幅回落。
考虑到圆粒型早稻供给将明显增加,而米粉消费增幅已逐渐放缓,原粮消化体量有限,供需偏紧情况或将明显改善,加之2024年国际大米价格持续走弱,对国内早稻价格的支撑力度也将较2023年明显减弱。随着早稻上市量逐渐增加,预计价格将保持平稳或略有走弱,市场主体应保持理性心态,把握购销节奏。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于季菲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