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稻面积全国第一,全国每9碗米饭中有1碗来自湖南
9月的湖南,稻香扑面,青黄渐变的稻田传递出即将丰收的消息。它们奋力装点出湖南绝美的秋色,更撑起了中国“米饭自由”的底气。
作为中国的“粮仓”,全国每9碗米饭中有1碗来自湖南。2020年数据显示,全国稻谷产量4237亿斤,湖南稻谷产量就高达528亿斤。
每年的水稻收割季,“湖南答卷”总让人期待。在刚过去的8月,2023年早稻产量数据公布,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湖南就有743.2万吨,其早稻播种面积及产量均为全国第一。近10年来,湖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0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常年稳定在7000万亩、600亿斤左右,水稻面积、产量分居全国第1、第2位。它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5%左右的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湖南贡献”。
湖南多山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大河在境内奔流,最后汇入浩浩汤汤的“水系总开关”——洞庭湖中。这片“江湖”塑造出平原水乡,再有湖南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地势和季风带来的雨热环境的加持,湖南成为水稻生长的“桃花源”。作为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从一万余年前的道县玉蟾岩稻作遗存,到6500年前澧县城头山的世界最早古稻田遗址,再到迄今两千多年历史的新化紫鹊界梯田,湖南稻作文明从未间断。
湖南也是“鱼米之乡”,早在明清时期,民谚就传唱“湖广熟,天下足”。当时,曾作为天下粮仓的江浙地区,粮食已经“大半仰给于江楚商贩”。水稻的种植区转向了长江中游的湖广地区(今湖南、湖北地区)以及江西一带。洞庭湖与鄱阳湖,成为新的粮仓基点。清乾隆二年,更直接转为“湖南熟,天下足”。湖南,悄然成为了新的粮仓C位。清代的四大米市——江西九江、江苏无锡、安徽芜湖、湖南长沙(或湖北沙市),都位于湖广地区向江南地区转运的枢纽上。这其中,长沙逐渐成为第一大米市,售卖粮食累积的财富,也成为湖湘人才在晚清爆发的一块基石。
直至今日,湖南依旧是中国粮仓。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水稻种植面积排名前三名的地区分别为湖南、黑龙江及江西,合计占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约37%。其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640万吨到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是从未间断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仅有的两个省份之一,也是现有7个原粮净调出省份之一,每年调出80亿斤至100亿斤商品粮,且主要是口粮。全国米制品原料60%以上也源自湖南。湖南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湖南不仅是稻谷生产大省,还是稻谷出口大省。2020年我国稻谷出口地区主要为安徽、湖南、江苏等地,其中安徽稻谷出口额为0.26亿美元,湖南稻谷出口额为0.24亿美元,江苏稻谷出口额为0.12亿美元。
湖南省还是“三系法”杂交稻、籼型“两系法”杂交稻的发源地,其水稻育种研究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名列前茅。它拥有9个国家级制种基地,每年为全国提供杂交水稻种子8000多万公斤,占到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以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育种团队技术全球领先。2019年国审水稻品种410个,湖南占196个。其中,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1530.76公斤,再次刷新纪录。
湖南水稻如此优秀,却一直处于“稻强米弱”的境地,大米一直被低估。为了扭转大米局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湖南就率先提出优质稻研发,直到上世纪90年代,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相继培育出“湘晚籼5号、10号、13号”等系列优质香稻,并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湘米的品质才明显提升。之后,以赵正洪研究员为首的研究团队又陆续攻关,培育出湖南省首批国标一等优质稻品种“湘晚籼17号”“玉针香”“农香18”等,这些籼稻品种改写了湘米没有国标一等优质米的历史。其中,最优秀的“玉针香”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米,它还取代泰国香米成为籼稻组对照品种。它“白如玉、长如针”,米粒均长8.8毫米,甚至有些达到9.1毫米。已故的袁隆平院士曾称赞“‘玉针香’无论从产量和米质来看,都堪称‘超泰米’”。
为了振兴湘米,湖南除了开发优质稻,还对大品牌升级。近年来,依托“湖南好粮油”,湘米产业品牌矩阵初步形成,省级公用品牌有“洞庭香米”,片区公用品牌有“常德香米”“南县稻虾米”“华容稻”等;还打造出“金健”“瑶珍”“吉娃”等一大批企业品牌,湘米走向高端化。
湖南最好吃的大米在哪里?14个“地理标志”大米就是最好的“线索”。它们来自高山、湖区、平原、丘陵、盆地,以白米、红米、紫米、香米等形态,在“七分山一分水二分田”的“马蹄形”里散发韵味。这些地标大米中,除了南县稻虾米和安仁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永香米、常德香米、城头山大米、紫鹊界贡米、赫山兰溪大米、大通湖大米、白云贡米、沅江大米、新晃侗藏红米、华容稻、松柏大米等12个稻米都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它们藏着湖南的“稻作密码”,构建起湖南好吃大米的版图,并向全世界证明湘米的优秀。
新晃坪南梯田。新晃宣传部供图
[洞庭湖区]
高品质湘米“聚居地”集聚8个“国家地理标志”大米
9月的洞庭湖平原,秋风拂过稻浪,翻腾起一望无际的金黄。
沃野千里的洞庭湖平原,是湖南乃至中国的粮仓。这片望不到边的稻田是高品质湘米的“聚居地”,集结了8个“国家地理标志”大米。
洞庭湖属于地质运动构造湖,东、南、西三面高山耸立,依次为山地、丘陵、岗地向中间凹陷递降,北部冲积平原直抵长江。大气圈、水圈、岩土圈、生物圈共同构成独特生态环境,筑起了世代湖区人民理想的家园。洞庭湖平原境内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方便,特别适宜水稻的生长。早在8000年前,洞庭湖区的先民就开始稻作农业,这里也成为中国最早的稻作农业发祥地。
2021年相关数据统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仅以占全国1.4%的人口,和占全国1.4%的耕地面积,种出占全国6.6%的稻谷,为全国人均提供稻谷10公斤。从2006年开始,洞庭湖区33个县(区、市)中,先后有岳阳县、桃源县、南县、望城区等18个县(区、市)曾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洞庭湖区这片“水稻王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洞庭熟、天下足”正在取代“湖广熟、天下足”。
洞庭湖的稻量多,质更优。全国共有稻谷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20个,而洞庭湖区,就催生出“华容稻”“城头山大米”“常德香米”“赫山兰溪大米”“南县稻虾米”“沅江大米”“大通湖大米”“乌山贡米”“洪湖再生稻米”“监利大米”10个稻米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其中,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城头山大米,生长在有着6000多年水稻种植史的澧县城头山附近,遍布张公庙、车溪、涔南等11个乡镇。这里有“城池之母,稻作之源”的美誉。城头山大米生长区是一片“泽国”,有澧水、道水、涔水、澹水、松滋5水汩汩流淌,坐落着大中小型水库共计78座,塘坝2.47万处,电力排灌固定机埠300处,不仅水源丰富,水质也非常优良。澧阳平原上,红黄泥、青隔河沙泥、白散泥、青泥田等稻田土有机质高,氮磷钾等元素丰富,也为水稻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再加上大陆季风湿润性气候的加持,温、光、水资源多在4—10月进行有效排列组合,更利于城头山水稻生长发育和大米独特品质形成。
而“后起之秀”南县稻虾米,则不走寻常路。它通过虾和稻的组合,实现了“虾稻两相欢”。地处北纬29°的南县,是洞庭湖新淤之地,因清咸丰二年藕池江堤溃决,江水直灌洞庭,沙沉淤积,渐次成洲而起。它也是全国唯一的人工围筑而成的纯湖区平原县。这里的土壤由河湖沉积物发展而来,土层深厚肥沃,无重金属污染,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稻虾生态种养的理想之地。在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下,小龙虾在稻中游,稻在虾田长,稻田为虾遮阴,为虾提供微生物、野草、昆虫等天然饵料,虾的排泄物和壳则成了稻子的天然有机肥。据统计,这种稻虾田比普通水稻田,种养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50%以上。它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小龙虾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乐园。生出的虾稻米品质上佳,饭粒油光发亮、香味浓郁,广受好评,不断“出圈”。2019年10月底,金之香米业代表南县稻虾米,参展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特等金奖。
如今,南县稻虾种养面积稳定在60万亩,通过创新种养模式,还探索出“稻稻虾”“一稻三虾”等种养技术,全县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稻虾相关产业。在相关规划中,至2035年,南县稻虾米还将打造成为我国“高端大米”的领军品牌。
为了充分利用洞庭湖区这片沃土,2022年8月,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携手湖北荆州(简称“四市一区”)签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粮食产业协作联盟”协议,共建“洞庭粮仓”,共同打造“洞庭香米”品牌。相信不久的将来,洞庭香米会重振大米江湖。
紫鹊界紫香米生长在山地梯田上,生长期长,颗颗均匀饱满。图/胡嘉会
[紫鹊界贡米、新晃侗藏红米]
高山上的“梯田风景”
立秋后的紫鹊界,梯田在大地上刻下青黄有力的线条。
这处绝美的“梯田风景”坐落于新化县水车镇,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先秦时期,瑶人栖息于此,以山为田,筑起了理想的生存家园。
紫鹊界梯田,在海拔500至1200米的山间蜿蜒,恰似“天梯”般盘旋而上。8万亩稻田大小不均,大的不过一亩,小的如同“斗笠”。山民们拾级而上,用延续千年的老稻种,遵循自然变幻之道,牛耕人作,沿用传统的人工插秧、扮禾、除草等种植方式精耕细作,留下独属于高山梯田的原始米香。
这处云遮雾绕的“桃花源”种出的大米,直至乾隆皇帝下江南才被外界所知。据传,乾隆帝行至紫鹊界尝到了梯田里结出的“紫香米”,大为赞赏,它摇身一变成为“贡米”。
紫鹊界贡米生长所在的高海拔山地,并不是普通稻米的“理想国”。这里温度偏低,昼夜温差大,稻米只能生长一季。但特殊的小气候,使得这里的稻米生长期长达145到150天,超长时间的养护,让它积累养分,颗颗均匀饱满。紫鹊界贡米含钙量要比精米高116.5%,还被称为“长寿米”。这种稻米吃起来口感似鱼子,稠而不黏,香味四溢。
除了独特的“小气候”,紫鹊界贡米好吃的秘密还藏在梯田间的山泉中。去过紫鹊界梯田的人都知道,梯田境内没有蓄水水库或山塘,它是怎么实现灌溉的呢?紫鹊界梯田踞雪峰山东南麓,跨资水中游两岸,水源丰富。地表花岗岩风化物与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蓄水力极强。梯田间植被掩映,错落环绕,涵养起丰富的土壤水分。无需任何蓄水系统或人工灌溉,梯田与植被、土壤形成天然的“全自动”储水灌溉系统,滋养着层层稻米的生长。这一延续2000余年的农耕智慧,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令世人感叹。
传统农作下的紫鹊界贡米极为金贵,山民只能自给自足。如今,紫鹊界建起大小合作社,带领村民们种植紫鹊界贡米,现在的紫鹊界水稻种植面积12000公顷,年产紫鹊界贡米4.5万吨。再加上稻作农业文化联动乡村旅游,紫鹊界贡米也可以走出“深闺”。
同样长在高山梯田里的还有新晃侗藏红米。这是侗民驯化出来介于粳稻与籼稻之间的特殊稻种,是新晃数千年农耕文化的“活化石”。红米红而不艳,米粒细长,散发浓郁豆香。它富含钙、铁、锌、硒、镁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红米藏在湖南的“鼻尖”。侗家人在新晃三山两谷地的“W”状地势中为它打造出一方独特天地。这片独特空间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严寒期短、无霜期长。以红壤、黄壤为主的水田中,蕴藏着较高含量的有机质,并拥有中国最大的硅酸盐钾矿床等特有的矿藏资源。
侗家人依据当地的溪流平坝的落差梯度,在河谷地带和山麓开垦成层级的稻田,再修筑水渠或做水车将溪水引入稻田灌溉。此外,侗家人因循自然,山上实行封山育林蓄禁树木,稻田间实行水旱轮作,先种一年水稻,再种一年绿肥或油菜,大大减少病虫害。这种红米种植系统,已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新晃侗藏红米,不仅是口粮,还是侗家人千百年来珍藏的“精神食粮”。相传曾有飞鸟衔一穗红谷丢下,吓走了山鬼,救下了被山鬼掠走的小孩。侗家先民由此视红谷为神稻,侗藏红米被象征为北斗七星缝入小孩脖前的红布包祈求天神庇佑,或以红米粥、红米汁、红米粑、红米酒等姿态,出现在侗族人的生活与节庆之中。
经侗民驯化千年的侗藏红米,已被认定为“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这颗寄托侗民们希望的红米,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侗藏红米多了一层“科技”之光,品种不断提质改良。2018年以来,侗藏红米种植、加工等科技项目超10余个,研发新技术20余项,申报专利40余项。新晃甚至走出种植侗藏红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紫鹊界梯田风景绝美。图/胡嘉会
同属于“梯田代表”的优秀稻米,还有武陵山脉腹地的白云山贡米及湘西永顺的松柏大米。前者云雾环绕,被石灰岩溶洞山泉水浇灌;后者是长在“湘西粮仓”,生长在天然富硒的水田里,曾是明代以后土司进贡朝廷的贡品。
[江永香米]
核心种植面积仅50多亩的大米界“香水”
你一定闻过大米的香,但这种从下种育秧到加工成米全程都散发迷人清香,堪称大米界“香水”的大米,你可曾品味过?它就是江永香米。全中国只有湖南省永州市江永源口瑶族乡的几个村庄种植,面积不到60亩的它,曾被三国时的曹丕赞道“上风吹之,五里闻香”。用它煮出来的饭清香四溢,甘甜绵弹。
这款“地区限定”版的江永香米,已有一千多年种植史。它在唐代就被列为“贡米”。江永香米是晚稻米,每年7月种植,10月底收割。它还是大米界的“高个子”,禾秆最高可达1.8米。9月,正是江永香米抽穗灌浆关键期,这时候的香米核心产区黄土坳村,轻风一摆,香气扑面而来。
江永香米的独特香味,不仅仅因其是瑶家人留下的古老香稻种子,还跟它独特的生长环境相关。江永香米核心种植区,东、西、南三面皆为寒武系浅变质岩、泥盆系源口组紫红色碎屑岩构建的中高山。由南到北,从陡峭的山麓斜坡过渡到低洼的桃川盆地,中间有一条“清水涧”,这是江永香米的“故土”。这片“特殊”的水稻田是有机质较高的潴育性黄沙泥土壤,通气透水,保肥保水能力强。此外,江永香米田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微量元素有效含量高,埋在地下的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将独特的风味沉淀在每一粒谷穗中。
清水涧流经江永香米的核心种植区,与香米田内“断层线”和“断层水”形成的“香稻泉水”共同组成香米的灌溉区。“香稻泉水”带着特有的钙、硫、镧、钛、锶等微量元素,催化出谷物独特的香气。
江永香米对故土有“执念”,同样的种子离开种植区产出的米就不香了。所以,它极为珍贵,甚至每年只能产出2万多斤稻米。
江永香米老稻种延续千年,却也因古法耕作、储存的传统落后险些失去香味。近些年,在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的努力下,古香米种子凭着现代技术得以提纯复壮,江永香米再次飘香万里。
如今,江永香米产量虽低,却因珍贵吸引人们纷至沓来。江永县在香米稻田内修建步行观光道,建设了香米博物馆,人们有机会品尝到江永香米的独特滋味。
安仁大米的口感来自自然条件的优渥。安仁宣传部供图
[湘南“粮仓”]
安仁大米:“冠军米”的进击
作为湘南“粮仓”,安仁大米备受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在郴州集训,她们吃的大米大多来自安仁,女排取得“五连冠”佳绩后,安仁大米也沾了光,有了“冠军米”之称。从此,它也开始了自己的“冠军路”。
安仁大米,是山水的馈赠。位于郴州最北端,素有“八县通衢”之称的安仁县,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属半山半丘陵地区。县内地势落差大,因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安仁大米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等营养物质的充分积累,也是安仁大米颗颗饱满,口感弹牙的保障。永乐江贯穿安仁全境,常年淤积的泥沙,为流经地区带来了丰厚肥沃的土壤。长在这片土地的“幸运儿”安仁大米,便长得亮白清透,吃起来柔软香甜。丰富的地下水和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带来的自然降水,充分满足了安仁大米生长期内对水的需求。充足的光照与丰富的降水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安仁大米绝佳口感。
安仁大米的“冠军”气势除了“天宠”,还在于安仁人精益求精的“进击”,从选种到种植都严格把控。当地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平米业负责人何广能介绍,安仁大米稻谷品种众多,但他只选用种子纯度和净度都在98%以上的优质高档稻天龙1号。其直链淀粉含量能达到15%,色泽亮白清透,口感好。30年如一日,何广能采用天灯地鸭的办法灭虫除草、低温储存以保证其品质、投资上亿元改造稻谷生产线、打造智能化大米车间……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一颗晶莹剔透的安仁大米,他将“藏粮于技”发挥到极致。
在安仁,大米自古以来扮演重要角色。稻谷收割后,左邻右舍欢聚一堂,祭祀炎帝神农,感谢上天的馈赠;每年正月十五、“赶分社”,人们将大米磨粉,做成各种动物的形状的米塑,寓意有米就有了一切;当地人还将安仁大米制成独特的烫皮,留住米香;明末,民间更有“安仁草药治百病,安仁米丸强筋骨”的说法流传。如今,优质的安仁大米不仅流行于当地,更销往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足迹几乎遍及全中国。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陈星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