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印度政府限制大米出口措施的影响,国际大米价格在7月出现明显上涨,而这一上涨趋势在刚刚过去的8月仍在持续。尽管全球食品价格整体在8月出现了下降,但这依然无法解除目前国际食品供应面临的风险警报。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8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1.4点,环比下降2.1%,与2022年3月的历史高点相比下跌了24%。其中,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8月环比下降3.1%,部分抵消了7月高达12.1%的涨幅。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8月环比下跌0.7%。国际小麦价格下跌3.8%,反映了主要出口国季节性供应量的增长。国际粗粮价格也下跌3.4%,原因是巴西创纪录的收成和美国即将开始收获共同保障了全球供应充足。另外,粮农组织乳制品和肉类价格指数8月环比有所下降。
然而,与整体价格下降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国际大米价格仍在持续攀升。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8月环比上涨9.8%,创下近15年来的名义高点,反映了世界最主要大米出口国印度在7月实施籼稻精米出口禁令后对贸易的影响。出口禁令时限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出口限制的担忧导致供应链各方紧守库存并开始重新谈判合约或停止报价,从而导致当前贸易多为小批量交易或是先前已达成的销售。而在今年7月,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8%,同比增长19.7%。
另外,食糖价格的上涨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粮农组织食糖价格指数8月环比增长1.3%,同比上涨高达34.1%。世界糖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全球生产前景的担忧加剧,其次则是8月低于平均水平的降雨量和泰国持续干旱的天气条件。不过,目前巴西正在收获的大量作物以及乙醇价格下行和巴西雷亚尔贬值共同缓解了世界糖价的上行压力。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刘燕春子
编辑:李偲